小麦赤霉病防治指导

来源: 未知
发布时间:2019-07-08
小麦赤霉病防控成败事关小麦品质安全、产量安全和农民增收。面对今年小麦赤霉病大流行的严峻形势,生产上要做好监测预警,坚持科学防控,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,全力打

小麦赤霉病防控成败事关小麦品质安全、产量安全和农民增收。面对今年小麦赤霉病大流行的严峻形势,生产上要做好监测预警,坚持科学防控,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,全力打好以赤霉病为主的小麦穗期病虫防治总体战,努力将危害损失降至最低。

赤霉病的流行与否,关键影响因素是易感病的扬花期是否遇到高温高湿阴雨天气。因此,准确把握小麦生育进程及天气趋势十分重要。各地要积极开展小麦生育期调查分析,及时掌握不同地区、不同田块、不同品种的小麦抽穗扬花时期;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,准确掌握小麦抽穗扬花期的天气趋势。
 
对小麦赤霉病,应坚持“预防为主、主动出击”的防治策略,采取“适期防治、见花喷药”的防控措施,做到把准时期、两次防治不动摇,即首次用药掌握在小麦扬花初期,第一次用药后5~7天开展第二次防治;对品种高度感病、生育期极不整齐,花期遇多阴雨天气的田块,还应适当增加用药次数;如小麦扬花期遇雨,可选择雨隙或抢在雨前施药,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治,确保防效。
 
要合理安排用药品种,可选用氰烯菌酯、戊唑醇、咪鲜胺等单剂或混配剂,注意交替用药;赤霉病病菌对多菌灵产生较高抗药性的地区,停止使用多菌灵单剂。白粉病、蚜虫等病虫重发地区要统筹开展防控,对白粉病防控,结合施用戊唑醇、烯唑醇、腈菌唑、醚菌酯、烯肟菌胺等药;对蚜虫防控,结合施用吡蚜酮、吡虫啉、高效氯氰菊酯等药。
 
要用足药量和水量,氰烯菌酯单剂每亩纯药用量不低于25克,戊唑醇和咪鲜胺单剂每亩纯药用量均不低于12克,多菌灵每亩纯药用量不低于50克;可选用机动弥雾、静电喷雾或自走式喷杆喷雾药械均匀喷洒,机动弥雾、静电喷雾每亩用水量15~20公斤,喷杆喷雾机每亩用水量40~60公斤,提高病虫防效。


本栏阅读

阅读最多

文档推荐